4月18日,由中国房地产业金融专业委员会、商业和旅游地产专业委员会、城市开发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7中国房地产金融论坛”在北京国谊宾馆召开。来自国内近百家房地产行业及相关行业企业、机构汇聚一堂,就2017年中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进行讨论。
稳盛投资总裁许亚峰应邀出席,并参与“新形势下的房地产升级转型策略与投融资机会”高峰对话。
会上,许亚峰总首先向在座嘉宾介绍稳盛投资。
稳盛投资是金地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业务为房地产投融资、国内的资产证券化以及海外地产投资。公司的业务方向一方面会考虑到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探索。
第一,从2016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及销售总量来看,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均创历史的新高,同时十强的房企占到了整个市场份额的20%,千亿级以上的房企12家,这是非常明显的规模效应和强者恒强的趋势。第二,从2017年初我们看到,在地产调控以后,整个市场的资金越来越趋紧,融资难度在加大,市场利率在上行。
今年以来,稳盛有一些创新的业务方向。首先,许总表示,希望把金地集团的操盘能力、融资能力、品牌影响力甚至在资本市场的能力和影响,与市场共享。稳盛愿意与各种各样的同业、中小开发商来一起合作,资源共享,稳盛的基金则充当资本的纽带;其次,许总表示,基金4号文对16个重点城市限制是非常严的,但同时,这16个核心城市也在发生内在的变化,在1线城市甚至说1.5线城市(南京、杭州等)二手房交易量已经远远超过一手房的交易量。许总认为,这种核心城市会有更多新的投资机会,包括城市的翻新的改造、存量物业的改造,可以在完成改造以后再推向资本市场上做资产证券化的产品,这是稳盛在核心城市能够看到的前景巨大的机会,这一领域也将会是稳盛未来重点的投资方向。
在我们房地产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好新型的金融工具如CMBS、类REITS等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这一领域,许总非常看好资产证券化。稳盛2008年与瑞银合作第一支基金的时候,瑞银已经与日本三菱合作共同发行公募REITS,那时在中国我们是没有资产证券化的产品的,所以稳盛发行的是私募基金,当时的募集非常不容易,募集规模也就在2亿美元左右。如今,瑞银与三菱目前合作在管的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00亿美元,也就是说,在未来,基金持有型物业或者说有稳定租金收益的物业上的投资在国际市场上是司空见惯的。
去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增长非常快,市场上很多人都有一种恐慌的心态,就是不买(房子)又要涨了。许总认为,出现这种原因,就是由于没有渠道让这些客户去投资于有稳定租金回报的产品,行业不停的往前摸索类REITS也好准REITS也好,真心希望真正的REITS能够放开。对于稳盛而言,投股权做开发基金是优势所在,稳盛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熟悉地价、开发及最终退出路径等各个环节。但对于个人投资人来说,真正能够在资本市场买到一个稳定有租金回报的产品是很重要的,不光要有租金回报,还能分享未来的资产升值带来的价值,这一点非常重要。
关于稳盛
稳盛投资是专注于国内外房地产市场投资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均设有分支机构。稳盛以先驱者的精神,从2006年开始房地产金融领域的探索,2008年与瑞士银行(UBS )设立的美元基金(UG基金)为国内第一支标准化房地产基金,于2010年开始拓展人民币基金业务,至今已成为中国房地产基金的领导者。
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稳盛投资在管人民币基金规模为124亿元。实现人民币资产累计管理规模285亿元,美元资产累计管理规模2.4亿美元,整体累计管理规模折合人民币301亿元。
稳盛投资股东金地集团(600383.SH)初创于1988年,是中国最早上市并全国化布局的房地产企业之一,业务包括住宅开发与销售及装修、商用地产开发与销售及持有运营、房地产金融、物业服务与社区经营、以网球为特色的国际教育及体育产业运营等,开发及持有的住宅及商用项目遍布中美两国39座城市。2016年,金地实现房地产销售额约1006亿元人民币,销售面积约658万平方米;截至2016年末,土地储备约2950万平方米,总资产约153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约374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