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专家观点】巴曙松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协同发展的建言
完整阅读
【专家观点】巴曙松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协同发展的建言
2019-01-08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进程中,金融发展毫无疑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推进粤港澳三地不同规则下金融的协同发展,成为当下湾区建设的关切点。

 

近日,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参加深圳站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分享了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演讲,并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的协同发展,提出了五方面的建议:发挥港资银行跨境业务经验,借助澳门葡语系优势发展金融合作,推进港澳保险业在内地拓展,支持粤港澳金融科技创新和发挥绿色金融新路径。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

 

境内和境外双金融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的构想,常常会与纽约、旧金山、东京的湾区进行比较。巴曙松通过对比发现,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在经济体量、产业分布等方面存在共同特征,世界三大湾区服务业占比均达80%以上,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的这个数据则是62.2%。

 

金融在全球的湾区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巴曙松认为“金融+”促进全球湾区一流城市群建设,世界级湾区与经济中心相互作用并充分发挥金融中心的作用,“金融+港口”物流集运中心的模式则强化了城市群的竞争力。

 

对标全球三大湾区,巴曙松总结了粤港澳金融市场发展的三个特点:一是金融基础较好,二是总部金融机构实力有待加强,三是金融机构开放水平不均衡。

 

从金融监管方面来看,巴曙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呈现“三套监管体系、多个监管主体”的特色。相比美国金融监管的双层多头监管模式及日本统一和审慎监管,大湾区集合了兼具美日监管体系部分特色的优势,也正在积极探索大湾区金融监管差异性合作空间。

 

探索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金融政策也在不断融合发展。巴曙松认为政策进展中政府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经济金融融合政策全面推进,“9+2”湾区城市差异化分工协同发展。

    

深入粤港澳大湾区,巴曙松认为大湾区经济金融呈现梯级发展态势:香港、深圳、广州是三大核心枢纽城市,东莞、佛山、澳门是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五个城市金融体量不足200亿元。11个城市产业体系完备,分工各具特色,但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均GDP差距显著,相互补充、梯级发展,是合作发展的机遇所在。

 

巴曙松认为,金融融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差异化升级,“9+2”的湾区城市分布也让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更趋平衡,空间上金融业正在从过去的香港单中心向港深穗多核心演化。

 

经过长期积累,粤港澳大湾区分属于欧美金融体系下的国际体系和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出的国内体系的境内外两个市场,发展出了香港和深圳两个金融中心。巴曙松认为,金融中心之间存在强烈的金融服务需求和广泛的合作空间,深圳和广州可以成为境内外金融体系的纽带。

 

对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建议

粤港澳三地的金融机构成长在不同的土壤中,呈现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巴曙松从三个维度拆解观察三地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

 

首先从港澳金融机构在粤的情况来看,金融机构以港资银行为主,港资银行以服务跨境金融和中小企业为专长,港资银行成为中小企业服务领域的有益补充。

 

从粤澳金融机构在港的发展来看,巴曙松认为中资银行是出于上升趋势中的挑战者,无论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还是发展速度,中资银行在香港迅速发展;中资券商和中资保险是追赶者,中资资管则是市场补缺者。

 

从粤港金融机构在澳的角度来看,中资银行已成为澳门金融业的主力,中资险企在寿险和非寿险领域均为领导者,中资企业在澳门发挥了领导者的引领作用。

 

金融科技创新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发展方向。巴曙松表示大湾区的金融科技总体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发展潜力巨大。从金融科技生态发展状况来看,行业层面上生态体系完善,实力有待提升,区域分布上广东部分细分领域全面覆盖、香港则注重区块链和虚拟银行。

    

综合来看,巴曙松认为粤港澳金融机构协同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三大机遇:一是大湾区居民跨境资产配置需求旺盛,高净值人士越来也认可多区域、多币种、多形式的跨境多元化资产配置;二是企业跨境融资需求旺盛,香港的上市制度改革带动越来越多的大湾区企业到香港上市;三是增强粤金融机构对接外部市场、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巴曙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路径有两条:通过QDII等便利制度和深港通等互联互通渠道参与融合;通过设立分支机构融入当地金融市场。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巴曙松给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发挥港资银行跨境业务经验,推动三地银行机构协同发展;二是借助澳门葡语系优势发展金融合作,促进粤金融结构协同发展;三是推进港澳保险业在内地开展医疗保险和财险业务;四是粤港澳金融科技创新潜力巨大,为粤港澳金融机构协同发展提供新思路;五是发展绿色金融,为粤港澳金融机构的协同发展提供新路径。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93号